“伏藏”是指一件很珍贵的东西被埋藏,最终又被发掘出来的意思。在茜藏,许多地方都有“伏藏”的存在。那么,“伏藏”到底都有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茜藏会有“伏藏”这一举动?这就是伏藏之谜给人们留下的悬念。
“伏藏”一词是从茜藏的“terma”一词翻译而来,藏文是“爹玛”的意思。“爹”,有“宝贵”和“值得保全”之意,是指一件很珍贵的东西被埋藏,最终再被发掘出来。一件珍贵的东西被埋藏,然后又被发掘出来,又如何能算是一个不解的谜呢?
据传,13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到 茜藏弘扬佛法,发觉当时藏人的知识不能接受密法,也因为当时有些法的因缘尚未成熟,故离开茜藏前,将很多教法、佛像、法药埋藏在不同的领域里。它们有的在 瀑流,有的在山岩,有的在虚空,甚至有的在圣者的甚深禅定之中。这些东西等待将来时机成熟,让有缘、有成就者开启传播,故称“伏藏”。
伏藏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书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的遗物等。
最为神奇的是识藏,据说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由神灵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当有了再传条件时,在某种神秘的启示下,被授藏经文的人(有些是不识字的农牧民)就能将其诵出或记录成文。
从1000多年前的莲华生大师时期到现在,在这个漫长的藏传佛教历史过程当中,伏藏这一事实连续不断地显现在人们的面前。第一个取得格西学位的汉族喇嘛洛桑珍珠格西的《雪域求法记》里,记载了“识藏”的说法。在后藏拉孜附近的扎叶巴寺,茜藏最着名的寺庙桑耶寺与青朴修行地,都会挖到经典。
茜藏最古老的土着宗教——“苯教”,在受到藏传佛教的冲击下,就有过“伏藏”的历史。历史上,苯教一方辩论失败,被信奉佛教的赤松德赞下令取缔。苯教徒不敢公开活动,他们到处埋藏苯教的经典,这些经典形成了苯教的“伏藏”。而到了9世纪朗达玛灭佛时期,佛教信徒也开始“伏藏”。
后来,宁玛派就有在某地挖出经典之说。取藏者被称为“得登巴”,相传都是莲花生大师和他的弟子的化身,圆满地重整伏藏经文,并准确地解读伏藏经文的理论和方法,最着名的如《茜藏度亡经》、《大圆满》等。
另类伏藏之说(佛经里介绍了不靠藏宝图而发现伏藏的另类方法。)
一是成佛。诸佛和菩萨都有神力,不但能瞧见任何人的任何伏藏,还能让伏藏从地底下跑出来。例如《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记载,佛祖降生时,五百伏藏同时涌出;《阿弥陀经通赞疏》记载,曼殊师利菩萨降生时,七处伏藏同时涌出。
二是拜佛。如果嫌成佛太难,还可以拜佛。例如《三宝感应略录》记载,古印度有个穷人,想挖先祖留下来的伏藏,不知道具体位置,就去寺庙里祷告,绕佛像转了几个圈,回去就把伏藏找到了。
三 是念咒。如果嫌拜佛太麻烦,还可以念咒。《佛心经》上卷有段“十方如来同印顶咒”,只要两手交叉,伸出中指,念“唵跋啰跋啰糁跋啰糁跋啰”,就可以透视地 下,瞧见方圆五里内所有伏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二也有一段咒语,说是把莲子、龙脑、牛黄和郁金香捣碎,用牛奶和成糊,抹在额头上,念“唵阿牟伽末 尼什嚩罗钵头牟瑟腻沙地哩乞沙莎嚩诃”1800遍,可以瞧见全世界的伏藏。
伏藏品到底指什么
在各种各样的佛教典籍中,其中有一种是用特殊形式保存和开取的,这类就叫做伏藏品。伏藏品里面除藏有各种显密书籍及经论密码的小箧外,一般还有佛像法器等圣物。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乃至科学家们都无法对这一神秘的现象进行解释,甚至有些佛教徒对于伏藏这一概念也并不了解。
伏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修法,也有佛像、甘露等,真可谓面面俱到,但最重要的是佛经。佛经里面的一部分是灌顶内容,一部分是与灌顶有关的修法,还有一部分是修法仪轨,另外还有其他从前行到正行的一系列具体修法。
桑杰喇嘛至德庆岭巴之间就有百余名的伏藏大师出现,公珠仁波切将这百余名的伏藏大师所开取出的伏藏经典总汇为一集《大宝伏藏》,现已由德格印经院和美国及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一些大书店正式出版发行,总共有62函。
此外,还有近代的伏藏大师列绕朗巴,他在茜藏各个地方取出的伏藏也有20多函;现在有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从青海的大湖里取出过一个宝箧里面的伏藏,其内容是“金刚萨埵”修法仪轨。另从拉萨的桑耶也曾取出伏藏,其内容就是现在很多佛教四众弟子正在修持的“作明佛母”仪轨。
伏藏的显密两说
伏 藏应用于佛教中有显密两种说法。显宗经典谈伏藏多为譬喻,其意易明;而密宗之伏藏则实有其事,学者切不可望文生义而错会其意,将显密混为一谈。盖显宗之譬 喻,如贫女家中有伏藏,贫女不知之,智者教之发掘,以譬一切众生具有佛性宝藏而流浪乞讨于三界,佛为说法开示之。例如《涅经》曰:“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 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又如《无量寿·如来会》曰:“最胜丈夫修行已,于彼贫穷为伏藏。”
密宗之谈伏藏,不似显宗多为譬喻,只按字面之意理解便可,然此埋伏之宝藏,绝非仅为世间意义上的金银,而是多指诸佛之宝、佛法宝藏,当然这其中也自然包括了世间之物品。
伏藏之事虽起源甚早,但在茜藏此词之最早应用乃是宁玛派,因那些以莲花生为宗祖的宁玛派门徒热衷于此道故。
现 在有些人认为,伏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公元9世纪初藏王朗达玛灭法,所以才有了伏藏,似乎在朗达玛之前是不应有伏藏物的,如此则否定了莲花生及其更早埋藏的 可能。然而现今发掘的伏藏中不仅大部分是莲花生时期的,而且还有比这更早即松赞干布时的物品,如一切智克主杰(一世班禅)在其着述中说:“有一些人士曾这 样说,往昔法王松赞干布曾在树叶柱下埋有目录纸卷,后来空行母向阿底峡说出此事的悬记,阿底峡取出埋葬的三个纸卷——诸大臣所着的《月光如意》、诸王妃所 着《白绸明鉴》、松赞干布自己所着《松赞干布遗教》。”这说明伏藏的起源在茜藏是很早的。
伏藏起源于何时
苯教的掘藏方式与藏 传佛教密宗大致相同。这说明伏藏并非起自于朗达玛时期(因为苯教在赤松德赞时就已有了伏藏),所以说伏藏的起源是很早的,它产生的原因也不仅仅是为了躲避 灭法等因素,有的时候是为了居安思危,为了教法长久兴盛而做出的安排,因为伏藏可于无教典时取出以资传播。至于伏藏确定起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可以 肯定的是,伏藏的起源时间是非常早的。
伏藏的传承
关于伏藏的来源是:前弘时期由莲花生大师、无垢友、赤松德赞王、耶协措杰、鲁·南喀宁布、白若咱那、鲁·桑结耶协等人,先后将密乘经典法门埋藏于山岩土石之间。到后弘期时,逐渐有人将这些经典发掘出来,弘传于人,这些经典便称为伏藏法。
至公元11世纪时,扎巴恩谢坚将所掘出之伏藏收集在一起,修建了以扎塘为首的108处道场收藏这些伏藏品。当时最重要的发现是发掘了《医明四续论》。
至于宁玛派最主要的密典发掘是公元12、13世纪之时,由有名的上下大掘藏师掘出的。上下掘藏大师等掘出之伏藏法是宁玛派根本典籍,作为讲解和实修的重要依据。其中,最大的发现是《宁提》四部。
继上下掘藏大师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掘藏师,掘出了不少重要密典,尤其是还掘出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如公元14世纪邬坚林巴掘出的《五部遗教》等。
公 元15世纪时,热特林巴将上下两大掘藏师等所掘出的伏藏汇集到一起,称为南藏。公元17世纪,居美多吉在雅鲁藏布江南岸建敏珠林寺,寺中讲修教典以南藏为 主。公元16世纪,仁增郭季定楚坚也掘出不少伏藏,并与前代所掘的汇集一起,称为北藏。公元16世纪,北方绛地的扎西多吉在雅鲁藏布江北岸建艾旺噶巴却德 道场,其子仁增阿格旺布始正式扩建为多吉扎寺,寺中讲修教典则以北藏为主。
以上是伏藏传承情况,由于后期所有掘藏大师都各建寺庙,弘传自己所掘出的教法,遂以寺庙为单位,形成了各自的传承系统。
伏藏在藏传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
1. 为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再度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吐蕃时期留下来的大量伏藏是后弘期藏传佛教形成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吐蕃王朝崩溃后,虽然茜藏地区在400余年 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佛教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吐蕃时期的伏藏被保存到了后弘期。后弘期以来,大量佛教梵、藏文经典被发掘出来进行弘传,成为当时佛教复兴 时所依据的重要经典,省去了从外部输入、翻译的繁琐过程。当时佛教复兴的主要任务是整顿佛教戒律、重建僧伽、修建寺庙。佛教在藏地中断100多年后重新得 以恢复,所以伏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伏藏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伏藏的内容有真有假,但是,由于伏藏中保存的部分佛教经典早已在 印度失传,凸显出它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此外,伏藏的内容虽然以佛法为主,但其中却含有历史、医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如伏藏文献《五部遗教》、《柱间 史》、《莲花生大师本生传》、《四续》等。这些文献中保存了较古老的关于吐蕃时代的历史、宗教、天文历算、医学等方面的记载,史料价值较高,是研究吐蕃史 的必不可少的资料。
相关资料:
莲花生大师
从西藏密教的传说,认为释迦佛的一生,所传授说法的重点,都是可以公开讲说的,所以便叫它为“显教”。至于具有快速成佛的秘密修法,释迦恐怕说出来了,会惊世骇俗,所以终他的一生,便不肯明言。到他涅盘后的八年,为了度世的心愿,需要传授密法。因此,他以神通显化,不再经过母胎而出世,又在南印
度的一个国度里,正当国王夫妇在后园闲游时,看见池中巨莲中间的一朵忽然放大得异乎寻常,顷刻之间,又从这巨莲的花蕊中跳出了一个婴儿,就是后来密教的教主——莲花生大师。长大以后,娶妻生子,继承王位,以种种神通威德治理国政。以后舍弃王位周游传法,到过尼泊尔,发现国王残暴失德,他便取而代之,为尼泊尔治理好了国家,飘然而去。当中国唐太宗时代,他便进入西藏传授密宗的教法,从此使西藏成为佛国。
他的传法任务完了,在西藏乘白马升空而去,返回他的世外佛土。据说,莲花生大师永远以十八岁少年的色相住世,始终不老,偶然嘴唇上留一撮小胡子,点缀他的庄严宝相。西藏密教徒们集会,虔
诚修习一种密法“护摩”,以火焚许多供养的物品,有时感通了莲师,亲自现身在火光中,如昙花一现,与大家相见云云。这一路的密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后来便称为藏密。
藏密派别简单解说
黄教是指这些喇嘛的帽子是黄色的,但只有中文中使用这样的名称.
黄教(出家教徒戴黄色冠帽)=藏传佛教格鲁派(“格鲁”藏文“戒律”)
红教(戴红帽)=藏传佛教宁玛派(宁玛:藏文“古老”之意)
黑教(也许有歧视偏见成分,黑在佛教中代表邪)=苯教雍仲派(苯教其他派系都大已失传,羌族和纳西族等地至今流传)黒教是苯教并入佛教的,苯教是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本土的巫术。“苯教”的“苯”是音译,意思是巫术。
白教(原因不清,可能是因为教徒在闭观修行时会披白色袈裟)=藏传佛教噶举派(噶举意思是口耳相授咒语)
花教(寺庙的墙面刷成红灰白三色,故名花教)=萨迦派(萨迦是地名)
祖师:
黄教宗师+宗卡帕+da l ai+ banchen
红教祖师 =莲花生大仕(另外,莲花生大士是密宗所有宗派的祖师,因为红教保留莲花生大士留下的传统最多,所以直接以莲花生大士作为祖师,所以,从狭义上说,藏密就是红教)
白教 =米拉日帕
花教=萨迦班智达+八思巴
黑教=东巴辛饶米沃
特点:
黄教=清规戒律+佛学学位制的开创+班级制度
红教=狭义的密宗=最早的=法力展现
黑教=本土的+万物有灵?+逆时针转经(佛教顺时针)+巫术
白教=严格的闭关+活佛认证的开始
花教=政教合一的开始+蒙古帝王的帝师
代表寺庙:
黄教=色拉、哲蚌、嘎登、拉卜愣、塔尔寺
红教=桑耶寺
白教=楚布寺
花教=萨迦寺(萨迦是地名)
可在网络收索到的有关信息:
黄教=14da l’ai 。。。banchan…..(敏感词)+仓央加措 +仓央加措情歌
红教=法王晋美彭措+索达吉
黑教=兰卡诺布
花教=八思巴+萨迦格言+萨迦法王
白教=米拉日巴+嘎玛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