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多次提到土星,因为它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虽然我们早已对这个星球惊人的外环系统有所了解,可最近才发现这个环向太空延伸得有多远。2009年,我们发现了土星的巨大外环,它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延伸得最远的环,该环与主环成27度,分布在距土星表面128倍半径到207倍半径之间。虽然它如此弥散,只能被红外线检测到,但它很可能是双色卫星——伊阿珀托斯形成的原因。
土星的菲比卫星的运行轨道也在该环内,并且倾斜角度也相同,所以它很可能也是伊阿珀托斯呈现双色的另一个原因。宇宙尘埃从菲比卫星散射出来并落到更大的伊阿珀托斯星周围。而伊阿珀托斯在这巨大新环的边缘运转,每次伊阿珀托斯经过菲比卫星,这些物质就在伊阿珀托斯的赤道上不断积累。经过成千上万年,这些堆积的物质创造了壮观的外环。现在的问题是,它到底是黑色参杂白色条纹还是白色参杂黑色条纹呢?
雅努斯和厄庇墨透斯是人们熟知的“暹罗双星”,它们在同一轨道上运行而且仅仅相隔50千米(31英里)——这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半径还要短。它们复杂的关系使它们永远不可能互撞,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在重力影响下每四年跳一次探戈,交换一次位置。
起初,科学家们很困惑为何他们所测出的数据和它们所取的名字并不契合,“Janus”在古罗马语里是双面神的意思。而在1978年,也就是发现两星共行同一轨道的12年后,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双面”,而是“双星”,这也在1980年被“航行者号”近地探测所证实。有趣的是,该轨道上有一层淡淡的灰尘,这意味着这两个卫星原本是合体的一个大卫星,分裂后留下了大量的碎片。
让我们把目光从太阳系别的天体上稍稍收回来,重返地球家园来讨论一下我们饱受争议的第二卫星(第一卫星是月亮)。从1846年以来,天文学家就着力寻找地球的第二个卫星。弗雷德里克是第一个声称自己找到第二卫星的人。他认为这颗卫星围绕地球运行,运行周期不足三小时,距离地球表面最近距离为11千米(7英里)。从那以后,很多天文学家也都声称自己发现了第二卫星——但都是徒劳的。不过,也有一个例外。
克鲁坦是一颗外来小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4天,与地球有着完美的共振。这意味着,在每年的一段短暂的时间里,这颗5千米(3英里)的小行星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每年11月它和地球距离最近。确切来说,既然它能离开地球,那么它就不能被看作是地球的卫星。但是想想每年都有一个外来物体光临地球。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