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东北地区在建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已超过615亿元,2018年底前可新增出栏1540万头。国内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也相继布局东北地区。
“近两年来,南猪北移已成为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浦华1月2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简称《规划》)明确指出,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生猪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农业部最近印发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我们初步测算,东北地区还有30%左右的养殖发展空间。但要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南猪北移应适度、规范,有序发展。”浦华强调。
养殖污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据环保部门调查,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污水,而一个规模化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其排放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对养殖户来说,处理猪粪等污染物,不仅成本高,治理难度大,而且需要一定的技术。
浦华说,在南方水网地区,有的养猪户把养殖污水偷排漏排到附近的小河小水沟中,非常方便,监管难度大,这也是很多南方农村水体黑臭,富营养化严重的重要原因。
《规划》在评估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对全国养猪区域做出了明确划分。把京津沪地区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南方水网地区共11个省市划入约束发展区,东北四省区被划为潜力增长区。预计东北等区域年均增长1%—2%,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东北种养循环的空间较大
四川、湖南和河南的养猪数量位于我国前三甲,南方是传统养猪的重点区域,东北有何优势?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认为,从生产看,东北地区是新兴生猪产区;从成本看,东北地区在人工成本、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明显。
浦华具体解释说,目前东北养殖基数不是很大,具有区域优势。从环境承载能力来看,东北地区优势也很明显。目前,东北四省区生猪年出栏量约为7100万头,不及四川一个省的出栏量。东北地区相对来说,人口密度小,河流等水体较少,广袤的土地有足够的接纳能力。
饲料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70%,玉米又占饲料的70%。而东北正好是我国玉米等粮食的主产区,据测算,一个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的养殖场建在东北,一年饲料成本比在南方减少480万元人民币。
“猪粪还可做成有机肥,在玉米等耕作时使用。”浦华说,玉米种植带和畜牧养殖带紧密结合,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普遍经验。
治污技术成熟主要看投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猪肉产量5340万吨,猪肉占我国肉类总量的60%以上,占世界猪肉的产量将近一半。据测算,目前我国生猪粪便产生量超过6亿吨,约占畜牧业粪便总量的1/3,综合利用率不足一半。
“其实当前,猪的粪污、臭气治理技术已成熟。”浦华认为,由于投入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散养户或小养殖户很难达到环保要求,但对于上规模的养殖企业,做到相关环保要求压力不大。因此,国家的总体思路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现代生猪种业,促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既要保供给又要保环境,既要吃上猪肉,又不能闻臭味、受累污染水体。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说,生猪产业发展应找到这样的一个平衡点。大型养猪集团、饲料企业都发布了未来养猪计划,若这些目标能最终实现,将弥补禁养拆迁、散户退出带来的市场空缺。
马有祥说,《规划》的具体目标就是,到2020年猪肉产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稳定略增,规模养殖比重达52%,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5%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