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海的广袤海疆上,南沙群岛北部中央郑和群礁的西北角,坐落着南沙群岛第一大自然岛,也是中华民族最早在南沙诸岛开发经营的美丽海岛——太平岛。太平岛呈长梭形,面积约0.4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米。岛上宽阔平坦,植被茂密,一年四季有多种海鸟栖息于此,是南沙诸岛中唯一存在淡水资源的岛。 太平岛之名的历史由来 太平岛,又称黄山马峙,据历史记载,这里最早是中国海南渔民的生活基地,渔民们从事捕捞海龟、海参和鱼类活动,在岛上建有房屋、神庙和水井。1907年,由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大批日本商人和渔民趁机涌入南沙,强占太平岛。1933年爆发了“南沙九小岛事件”,法国派兵占据太平岛,升起其国旗,赶走岛上日商和台劳工。 1939年4月,日军攻占太平岛,驱离法国殖民军和越南渔民,太平岛被纳入日本版图,归日占高雄州高雄市管理。日军在岛上驻扎侦察机部队、陆战队、气象情报队和通信派遣队,并建立潜艇基地。抗战胜利后,法国殖民军卷土重来,再次占领太平岛和南海诸岛。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1946年12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内政部、广东省政府会同海军部组团分乘“永兴”、“太平”、“中业”等四舰赴南海接收西沙、南沙群岛,并成立南沙群岛管理处,隶属广东省政府管辖。为了纪念此次接收壮举,遂以旗舰“太平”之名命名南海第一大岛,并在岛屿东端立下“南沙群岛太平岛”的碑石。 1950年,败走台湾的“国军”弃守太平岛后,菲律宾无视太平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自称“发现”并“占领”了包括太平岛在内的9个岛礁。1956年台湾当局两度派“立威”舰编队开赴南沙驱离菲律宾军队,派遣陆战队戍守太平岛,重建南沙群岛管理处,后改称南沙守备区,隶属台海军司令部。 从此以后,太平岛一直在中国台湾管辖之下,并一直保持一个加强连的驻防兵力。岛上建有驻军基地、机场以及卫星通讯和雷达监控设备等。 1990年,台湾为进一步宣示“主权”,“内政部”登岛设立“南疆锁钥国界碑”。同年,台“行政院”指示高雄市政府成立管理委员会,接管太平岛。1992年,台“内政部”在岛上建造南沙群岛“收复照壁”,以证明南沙群岛历史上是中国领土。1997年后,台湾当局为推进与东南亚国家所谓的“实质邦交”,于2000年1月1日宣布成立“海岸巡防署南沙指挥部”,正式接管太平岛防务,原隶属于台海军陆战第99师的驻岛兵力陆续撤回台湾本岛,将这一战略要地的防务移交给没有多少武器装备、具有海上警察性质的“海巡署”。驻岛海巡人员105名,台军保留了仅有5名官兵的南沙气象站。2011年4月底,台湾方面决定派遣受过海军陆战队训练的海巡队进驻太平岛,从人员和装备上增强海巡的驻防实力。2014年2月7日,太平岛码头扩建项目动工。该项目2015年底完工。目前,码头外侧可停泊3000吨以上的船舰,内侧则可停泊1000到1000吨的船只。太平岛机场跑道延长工程也已完工。2016年1月2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上午乘搭专机前往南沙太平岛视察。 总之,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太平岛曾七度易手,先后被日本、法国以及菲律宾所强行占领,由此可见,太平岛的历史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太平,而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可替代的军事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