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寒冷的冬季,您最害怕的是什么?感冒?发烧?还是上火?
本篇为您讲解如何去肺火
虽然上火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是人们对于上火并不重视。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上火严重,一旦火邪侵入我们的身体,那么就会损伤我们的五脏六腑,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下面是专家总结的关于火的一些资料,还有不同的脏腑应该如何去火的知识,一起看看吧。
冬季最易上火,一个是因为冬季寒冷,皮肤毛孔闭合,汗出的也少,阳气内收,加上冬季易食温燥的食物,导致阳气亢盛,往外发散不出去,内热又泄不掉,热气都憋在了身体里,最终内热丛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冬季外面寒冷,人们为了避寒,经常躲在有暖气的房间里不出门,久而久之,就会化燥伤阴。
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代,写了一部《伤寒论》,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人体感受寒邪的病证,可见那时外感寒邪的机会比较多。但是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大,气候变暖,外感病的疾病谱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总体而言,现在感受风热之邪的几率在增加,所以造成了一些外感热病的增多。加之现在人的体质也因为饮食、工作因素在变化,热性体质在增多,所以即使外感了寒邪,也很快化热了,出现外感热证。
首先说肺火。
中医认为,肺不仅是一个主呼吸的器官,还有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的功能,所以肺这个器官虽然居于体内,但通过皮毛、鼻窍的关系直接与外界相通,可以这样说,在五脏之中,肺是唯一一个与自然界直接相通的器官,这是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肺属娇脏,是个“娇气包”,所以又最怕邪气侵扰。正是这样两个生理上的特性,所以就决定了肺最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干扰,尤其是在感冒以后,肺脏最容易受到累及,特别是小儿、老人,机体抵抗力相对不足,所以感冒发热很容易影响到肺,导致小儿肺炎、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生,这时候也最容易见到肺部上火的病症。
肺火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呢?
如何去肺火,关键就在于气体的一进一出,也就是宣发与肃降。宣发、肃降,是肺最基本的功能方式。什么是宣发、肃降呢?打个比方,宣发就像推气筒,把气体送出去,所以宣发就是宣通和布散的意思,也就是肺的向上、向外的布散。肃降,就像拉气筒一样,将气体吸进来,所以肃降就是清肃、下降的意思,也就是肺气的向下、向内的通降。
我们有什么方法知道这么多地方出现的毛病,都有可能是肺火所引起的呢?大家可以观察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干、堵、痒的情况发生。如果最近感觉比较频繁,那说明可能有肺火了。《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闻香臭矣。”古人就已经总结出来肺火与鼻子之间的关系了。这是大家可以在家进行自我判断的重要指征,也好辨别,也比较直接。
治疗的关键就是用清散的方法去肺热。前面说了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外界相通,所以清肺火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条件。中医认为当体内有邪气的时候,必须给邪气找出路,让邪气尽去,否则的话容易留下病根。所以清肺热,一定要加外散的药物。肺直接与外界相通,邪气从外而解的几率较大,这就是清散的治火法。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的方子,此方组成只有4味药物,全写在方子的名称中了。麻黄有强大的辛散作用,入肺经,可以用来散肺中的病邪;石膏辛寒,兼制麻黄的温燥,是治疗肺热的佳品。专家提示,此药方须经专业医生辨证,切勿自行服用。
生活中有什么食物是可以清散肺火的呢?就是荆芥拌黄瓜。
荆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入药时用干燥的茎叶或花穗,作食品时,用鲜嫩的叶子。荆芥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为发汗、解热的常用草药之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都有很好疗效。
黄瓜,性微寒,清脆爽口,主要入肺经,是清肺热的食物佳品。
如果有肺火,但又怕吃黄瓜等凉物,可用荆芥下面条。
陈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个五汁饮。五汁饮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原是治疗温病口渴的方子。常服可以滋肺润燥,不仅治疗秋冬燥咳,还可以治疗皮肤发干,鼻子发干发痒,又可润肠通便。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NextPage]
中医认为舌为心的外候,称为“舌为心之苗”。舌头有两大功能,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如果心的功能失常了,就会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语言的迟钝。专家出诊时经常碰到口苦的病人,吃什么都没有味道,甚至吃什么都觉得是苦的。这些都是心火亢盛的结果,心火亢盛导致了味觉的改变。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说话不利索,语言迟钝,思维不敏捷,相当一部人往往就是给心火闹的。还有不少的人舌头总痛,这也往往是心火的表现。哪些舌象是有心火的表现呢?
如果要没有舌头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就不代表有心火的问题了呢?下面再教给大家一些基本辨别心火的方法。
有些人认为,上火是小事,去火就可以了,并不太重视。专家告诫可别小看了心火,不及时解决处理,有时也会出大问题的。火性炎上,心主神志,所以当心火发生时,首先最易上扰神明,出现一些神志的病症,轻则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重则癫狂、谵语、昏迷、不省人事。心主血脉,全身的血液运行都要依赖心脏的推动运行,所以当心火发生时,火热壅塞于脉道,就会发生脉道不利,血流不畅,甚至发生血脉瘀阻,轻则胸闷、气短、心悸;重则胸痛,特别表现为心前区的憋闷刺痛,甚至向背部放射,称之为胸痛彻背。例如冠心病的发生与表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往往是心火的逐渐累积而造成的。冠心病患者多有情绪不稳、压力过大、经常闷闷不乐、借酒浇愁的情况,这些原因都会逐渐使心火积聚,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为心脏疾病。
另外须注意,当脸颊经常泛红或发黑时,最好到医院检查检查,一部分患者属于心火的表现,心其华在面,心火炎上,轻者发红,重者发黑。
患上心火,患者会出现失眠、健忘、心脏病、高血压、泌尿感染、痛风等症状。去心火是重中之重,患者一定要重视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