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儿,肠套叠会引起婴儿腹痛或可能死亡的疾病。大多数妈妈对小儿肠套叠没有相关了解,在小孩腹痛时没有归因于肠套叠,小儿 肠套叠可能是饮食、病毒感染或者肠道痉挛等原因引起,妈妈们要引起重视,否则宝宝可能会中毒甚至是死亡的危害。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小儿肠套叠的相关知识。
肠套叠属于消化道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最常见。该病症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原因
4—6个月左右,宝宝的肠道开始接触母乳以外的刺激物,大量的辅助食物会使得原有的肠道环境改变,引起功能紊乱,肠套叠就很容易找上宝宝。
2、回肠和盲肠生理特性
回肠和盲肠叠套现象会在多数宝宝身上出现。相较于成人的回盲肠直径比例(1:2.5),新生儿仅为为1:1.43,且肠瓣肥厚,游动性极强,可导致回肠嵌入盲肠达1厘米之多。肠道很容易因为炎症或者食物刺激出现肿胀等情况,从而引起肠瓣移动,牵拉肠管,导致套叠的出现..
3、病毒感染
病毒会导致肠道机能失调,一旦受到如内腺病毒、轮状病毒等侵袭,肠叠套出现的机率极高。
4、肠道痉挛
痉挛是宝宝肠道常见的现象,此时原本按照节律蠕动的肠道会失灵,可出现过快或逆蠕,很容易引起叠套。
5、神经失调
部分孩子出现肠叠套可能是由于控制肠道的神经失调引起的,这些孩子的交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故障。
6、遗传因素
一些宝宝的肠套叠,有可能来自家族的因素,父母或者近亲亲属曾患病,那么宝宝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婴幼儿肠套叠多数是以回肠末端套入结肠,盲肠和阑尾也随之套入。这种回结型肠套叠多见于肥胖健壮的婴幼儿。常突然发病,其典型症状有以下四个——
1、腹痛:宝宝虽有腹痛,但不会诉述,临床上可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屈腿、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时仍可玩嬉或入睡。反复发作后,患儿精神渐差、嗜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甚至出现休克。
2、呕吐:腹痛发作后不久便发生呕吐。呕吐物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以后带有胆汁,疾病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
3、血便:病初时可有1~2次正常大便,随后会排出含血和黏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4~12小时出现这种带有特征性的果酱样大便。少数婴儿来诊时尚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
4、腹部肿块:由于肠管发生了套叠,因而局部隆起似肿块状。起病早期,腹部可扪及肿物;到了晚期,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腹胀、休克甚至出现腹膜炎征象,此时,腹部肿块反而不容易查出
1、中毒
肠套叠刚显现的时候,婴儿没有可怕的症状,如果病情被忽视了,肠壁会出现坏死等症状,此时他们全身机能会紊乱,一些宝宝会出现高烧、脱水等,中毒现象会发生,甚至宝宝生命也受到威胁。
2、后遗症
婴儿肠道出现套叠现象,如果就诊不及时,可能会给以后的生活留下隐患。
叠加的肠壁血流难以流通,时间久了,可能坏死或者穿孔,进而引起腹膜炎的出现,即使婴儿日后缓解了这些症状,一旦病毒入侵,也有复发的可能。
3、死亡
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延误诊断及治疗,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肠壁发生环死、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死亡。
1、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可应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法复位。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
2、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探查情况决定。无肠坏死者行手术复位;有困难时切开外鞘颈部使之复位,然后修补肠壁;已有坏死或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可行肠切除吻合术或造瘘术。
1、小儿肠套叠宜吃食物类型: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易消化食物。食物举例:鸡肉,鲈鱼,菠菜,白菜,桂圆,猕猴桃,木耳菜,蒸米饭,芸豆等
2、小儿肠套叠忌吃食物类型:含刺激性食物,纤维高的食物。食物举例:辣椒,韭菜,大蒜,大葱,香菜,芝麻,奶油,草鱼等
3、小儿肠套叠饮食原则先易消化流食几餐后再固体饮食一定不能吃生冷的食物
4、小儿肠套叠要注意1.平时要避免小儿腹部着凉,适时增添衣被,预防因气候变化引起肠功能失调。2.防止肠道发生感染,讲究哺乳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总结:家长一定要对肠套叠有相关了解,否则会酿成大祸。还有家长需知道小儿肠套叠时 ,应该食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易消化食物,平时要避免小儿腹部着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