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练好太极拳,但我们必先要了知太极拳是何种样的拳术?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性质?傅钟文认为,概括为一句话:太极拳(所有内家拳)是属于性命双修的内功拳术。性命双修的另一种通俗易懂的解释是心肾双修,心主性,肾主命;心象火,肾象水。性命双修的含义是让打太极拳帮助我们达到身体内部的水火既济,阴阳调和从而健康长寿的目的。
通晓了拳义拳理,还应该在练拳中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打拳时·不能使用拙力。太极拳是内功拳术,若用拙力,则周,血脉不能通顺,筋骨不能舒展,致全身拘谨四肢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在推手中若用拙力,必为能手所乘,以致倾跌。若双方均用拙力,必发生顶抗的毛病,无法表达太极拳的沾、连、粘、随。
第二:练拳亦不可努。努则力刚易折,且气易阻隔于胸,肺被排挤,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
第三:练拳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如是则气逆行而上,气不能归丹田,双足似萍草无根,心肾不交,阴阳不和而万法不至。
第四:练拳不可心存打人之念,以求速成。如此必为神气所拘,好勇斗狠而失心和;更有每日苦下痛功练数十遍拳者,亦不知变运动为劳动,变养中长为疲而伤,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则齐发而至,是为大害,学者尤须牢记!若气顺力和,虚心实腹,则道心自生,久久功至,瓜熟蒂落水到而渠成。
最后一个问题,练好太极拳,还要懂一点经络学说。经络发源于脏腑,布于肢体。经络中气血畅通则百病不生。概内气发于丹田(气海),贯于经络之中,腰隙内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行,使之流布于周身,(上行则为转膀旋腕,下行则为转膝旋踝。)而达于四梢,复归于丹田。太极阴阳之理结合经络学说,使武术与导引互为表里。练时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诨灏流行,一气呵成,其重要者,即气不离丹田也。发于丹田,收于丹田,无极象始,无极象终。气不离丹田(并非绝对),身内常保持一种中和之气,则百病不侵,而延年益寿。
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如能根据理论的要求来锻炼,有了实际功夫,便更能领会太极拳的个中旨趣。要练好太极拳,除了遵照先哲的理论指导和要领提示之外,我认为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要领会“劲”的涵义。太极拳认真练习到了适当的阶段,就会练出劲来。这股劲是一种 “浑劲”,也就是太极拳入门的基础。所谓“懂劲后愈练愈精。”据我个人的体会,这股劲好象秋天的成片芦苇在湖中被大风吹得俯而复起,坚韧不折,柔而有弹性的意思。又好象海洋中的滚滚波涛,水质虽软而含有非常雄厚的力量。
浑劲练出以后,还要再继续从浑劲里面练就出“轻灵劲”。浑劲是藏而不露的浑厚实力,从而达到柔而有刚。轻灵劲是既有轻灵感觉而又能园活运转的意思。将这两种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为用,才能刚柔相济,棉里裹针,再能变化分出朋、捋、挤、按诸劲而灵活应用之,始可达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