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事情有了转机。首先,英国人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项目上成功了——泰晤士河隧道,全长396米,在河面下方20多米的地方用了18年时间——隧道贯通后的三个月里,见过大场面的伦敦人愣是要求了三个月的时间供大家步行参观。累计参观人数达到1百万人,相当于当时伦敦一半的人口——这个项目的成功最关键的驱动力就是技术。Isambard Kingdom Brunel和他父亲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钻探技术,盾构法。这个技术使用一个巨大的构架,构架的空隙就是供36个工人同时开凿的工作面。因为河床底部是厚实的蓝粘土层,这个构架用挤压的办法向前推进,每个工人的挖掉自己面前挤进构架内的粘土,方便整个结构继续推进。与此同时,另一批工人将构架推移腾出的空间一点点地稳固。de Gamond显然注意到了这个技术,纵然按照英国人的速度估计,要挖通海峡大概需要100年的时间。但是随着蒸汽机车的出现,他坚信,这个工期有十足的可能被缩短。
另一件事情更是可遇不可求,他大学时代的好友路易王子在1848年当选了法国总统后又在1851年发动政变接下自己舅舅曾拥有的称号成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De Gamond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不但认真地整理了所有的隧道技术资料还亲自采集了海底岩石样本。他的偏执有了极好的回报:采样显示海峡的地质对于隧道建设极为理想。而这份报告也为以后的海底隧道工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勘探信息。第二年,Thomé de Gamond绘出了详细的方案,一个安全可靠的,甚至拥有海峡中段观景平台的隧道工程渐渐浮现,而20年来的心血和苦难欣慰地被埋藏。一切顺利得像做梦一样。拿破仑三世异常支持老友的这个方案:既然英国人都能在河底建隧道,为什么法国人不能修条海底隧道呢?两个国家的媒体在这个议题上也表现得异乎寻常的正面,英国方面甚至还爆出维多利亚女王对这个想法的赞不绝口。
但是,在一次去往巴黎歌剧院的路上,拿破仑三世的马车遭受到炸弹的袭击。因为炸弹的制作地疑为英国伯明翰,De Gamond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了。法国末代皇帝在英国养病的期间,他极有可能听说过一个消息:在他手上夭折的海峡隧道工程又重新被启动了。这次是由英国人牵头,拟建一条用通风过道相连的双隧道海底交通线。因为蒸汽机的迅猛发展,不但盾构机械效率大幅进步,也可以依靠双向火车的快速运动完成隧道内的换气从而无需再担心必须设立通风塔在工程上的麻烦。可是这一次,舆论却又导向保守的一方,民众被煽动,工程被妖魔化,于是乎,19世纪所有的尝试都被否决了。
回顾一下世界上以往一些大型土木工程的建造历史,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的实际费用都超过预算50倍以上;连接日本本土和北部岛屿北海道的青函单洞铁路隧道24年才建成,比原计划整整超过了14年;相比之下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命运就算不错的了,有利于加强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海峡两岸资源的互补利用,也促进了北欧国家进口资源、出口产品,更促进了欧洲东西南北方向的交流,使得欧洲整体经济得到发展,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