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未解之谜网

未解之谜与世界之最,猎奇文章

首页 >  太极资料 >  太极拳图解 >  内容正文

杨式85式太极拳图解 第三式 揽雀尾

时间:1503042996 作者:小拳王 来源:51区未解之谜网 手机阅读

第三式揽雀尾


  第三式揽雀尾
  谱诀:拥捋挤按揽雀尾,粘黏连随敌难近;    引进落空合即出,牵动四两拨千斤.
    动作过程一
    掤
    1.左掤
    (1)右足尖外撇约45。重心渐移至右足,右腿屈膝微蹲,身体右转约45 o,左腿屈膝提起。同时,两手俯掌随体转右摆,右手经右腹前向上、向右、向外至右胸前,再由胸前向里磨转一小圈,肘沉垂略低于腕;左手随前臂外旋渐成仰掌,经腹前下抄至右掌下,两臂弧形环合。眼随体转平移视左臂前方(图5)。
  (2)右腿下蹲坐实,身体微左转,左胯根松沉,左脚向正前方(向南)迈出一步,足跟着地,随着右腿蹬、左腿弓,重心渐前移,左足尖里扣约450,身体渐右转成左弓步坐实。同时,左前臂向左上弧形掤出,左掌略斜仰,高与肩平,腕略内屈;右掌向前、向右弧形下采至右胯前,略高于胯,坐腕
俯掌、手指朝前。眼向前(西方)平视而顾及两掌(图6)。


    2.石掤
    (1)身体稍左转,左胯稍内收,重心渐移于左腿;右足随势弧形向前提起。同时,左臂内旋,左肘
向后微撤沉,带引左掌至左胸前,坐腕竖掌,掌心朝前;右臂外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掌心朝里斜上
方,两臂弧环相合。眼神先略顾及左臂后撤,后渐盼右臂,终转向前(西南)平视(图7)n
    (2)身体微右转至面向西,右足向前迈出,脚跟着地,随之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向前上
掤出,掌心朝里稍仰,肘沉垂,略低于腕;左掌掌心朝外,衬于右腕关节下,随右臂向前推出(左右手腕
的距离是手臂腕肘间的距离,即相当于尺骨长度)。眼向前平视,眼神顾及右前臂前掤(图8、9)。

    技术要领
    1.此势之左掤为单手掤,劲点在左前臂桡骨近腕处,右手是开劲,劲点在右腕侧的腕根处,即左手以
掤为主,暗含捌劲,右手采用“采”势;此势之右掤为双手掤,即右手掤向前,劲点在右臂桡骨侧的腕部,
左手辅以衬劲,符合“一手莫单行”原则。但无论左掤或右掤,都要求肩松沉,肩关节不可前探,手臂切
莫过于前掤,手臂既极为轻灵圆活,又极为柔软沉重,两臂如松非松、刚柔内含和如棉裹铁,如坚韧的强弓
或藤条那样富有弹性和韧性。练久后懂得虚实转换、刚柔互运,领会粘黏连随,掤劲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2.《十八在诀》(见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沈寿点校考释之《太极拳谱》二一八页)说“掤在两臂"。
《十三字行功诀》说“拥手两臂要圆撑"。此势之左搠,是左臂捌掤,右手先衬后随转腰为采,衬时右
手垂直于左手前臂,好似起支撑作用的加强劲,此时两前臂已成直角,起最大支撑作用,而非起楔之切人作用,所以弓步一定要到位。
    此势之右掤,要重视坐腕。前臂外旋,掌心翻转稍仰,内劲巡游前臂桡骨,气敛入骨,刚柔内含,蓄
劲于筋,张弓待发,相连不断,此为实而含虚;后手稍俯,手腕与前手腕的距离等于前臂腕与肘的距离,
与前臂形成等腰三角形,虚衬于前臂,伺机而变,虚待实至。楔人圆掤,劲营体内,力奋骸外,腰腿助
攻,受者莫不应声跌出。
    3.此处之掤法,转腰向前、向上,前臂横出,用的是横劲,故不能只动手,不动腰腿。掌腕肘和肩
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内劲的运转通过腰脊带动四肢,劲起脚根。这就是《十三势说
略》(见《太极拳谱》四九页)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
完整一气"。
    4.向前迈步要蹑足而行,举止轻灵,虚实分明,重心移向左脚,左实右虚,移向右腿,右实左虚。而
虚非为空,动势仍绵绵;所谓实,亦不是过劲,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实中虚而守本,虚中实以致用。
    5.行拳时,迈步的步距完全取决于实脚下蹲的程度,弓步时,前弓腿的膝尖垂线前不过足尖,后以垂
直足跟为度,前弓的大腿以水平为极限,不能塌落,后蹬腿不可僵直,膝关节保持一定的松度。此外,还
须做到脚掌掌缘不掀,才能符合拳论“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做到劲起于脚根,发于腿。
    6.要立身中正,左搠时上体不能左倒,右掤时上体不能前倾。
    用  法
    1.左掤
    (1)由前势,敌以左手击我胸部,我将右足向右侧分开坐实,随之左足前跨一步,同时以我左腕粘黏
敌肘腕之间,用横劲向前、向上掤去,右手衬劲,以助其势。敌之力为我牵动,其他部位亦自然不稳。
    (2)敌以右手击我胸腹中路,我将右足向右侧分开坐实,随之左足前跨,套敌前脚,为其抽身撤步设
下障碍,以右手顺采接敌之右腕,使其来劲落空,以我左前臂粘黏敌之上臂或胸胁等部,乘其来劲落空向
后抽身之间,乘势借力发劲,以横劲掤挒
    2.右搠
    由前势,我处左掤位置(面向西),敌以左手击我肋部,我即收右腿向右前踏出,屈膝坐实,左脚变虚,身体同时右转,两臂稍成弧形楔角支撑之势,不采不挒,似巨轮劈水破浪般向右前楔人圆掤而出,摧枯拉朽,气势如虹,威力无穷。
    左拥和右掤的用法大致相似,惟左掤为单手拥,即单掤,右手起衬劲支撑或采劲作用;而右掤为双手掤,即双掤。在实际的竞技中可以互用。
    以上两法,一采守势而守中有攻,一采攻势而攻中有守。至于其他变法,只要符合掤法的基本要求,根
据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原则是可以不依成规的。拳谚说“常法有迹可寻,变法神妙莫测”,就是这个道理。
    动作过程二
    捋
    1.以腰带动,身体稍向右复向左转,重心渐移向左腿。同时,左臂外旋翻腕,掌心斜朝里上;右臂
微前伸,随即内旋翻腕,掌心斜朝外下,两掌随翻随向左捋(图1 O)o
    2.腰继续微向左转,重心移向左腿坐实,成右虚步。同时,两臂稍沉肘,随腰胯之劲向左捋回,左
掌略横落于左胸前,右掌坐腕稍竖落于右胸前,略高于左掌,相距尺骨之距离。眼神捋始关及右臂,捋终
关及左手,然后渐转向前(西偏南)平视(图11)。


    技术要领
    1.捋的两手间距与推手实用时的捋式相吻合。捋手的前手应用尺骨,劲点在前臂尺骨近腕处;后手
使掤劲,应用腕骨,劲点在前臂外侧。捋化时两手距离保持不变,并与腰腿的动作相协调,做到两膊相
系,上下相随o
    2.捋势须圆活柔顺,顺势而取,轻重快慢操纵得宜。捋化时,身体始终要正直转体,不可前俯后仰
或摇晃,不滞不疾,不先不后,上下相随,太快、太慢都会造成腰手脱节。
    3.捋化时必须坐腰落胯,做到肩胯、肘膝、手足相合,侧身闪赚柔化,身法要圆润和顺,步法要稳
固厚重。
    4.捋的方向,由于坐实左腿,看起来似有向下捋之趋向,其实这是虚象,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利用
外掤诱出对方之力,然后利用转腰闪赚势,弧形捋进再向左侧捋去,使之“引进落空”。
    5.两臂随转腰左捋,两掌不能偏离过开,两臂不可脱肘,应使腋窝保持适度悬空,通常在两腋留有
一拳宽的空隙。以后整套动作大致皆应遵循这一技术规范。
    6.要重视坐腕,行拳走架要松柔灵活。手腕若软弱无力,内劲就不易贯注到手指,即劲不能到四
梢,既影响手臂部的拥劲增加,又影响整体的内劲积累,因此必然影响掤、捋、挤、按等法有效运用和解
脱对方施用采、拿、封等手法时的效果。
    用  法
    接前势,敌以双手按来,或以左手击我肋部,我迅即将右臂肘腕间的侧面,粘黏住敌之左上臂,侧仰
我左腕,以腕背黏彼之腕背臂上,向内、向我左胸外侧捋来,则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随之倾斜矣。
    动作

相关文章

    暂时没有相关数据
.

太极资料

今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