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式 白鹤亮翅
谱诀:舒臂提踵似鹤栖,着意随心肱贯气; 上分下展任自然,信步攻防惊天地。
动作过程
1.左胯根微内收,腰身左转,右膝提起,右足略带弧形向内钩回。同时,左肘向后撤,左臂随势内旋,掌心朝下;右手外旋,随转体向下、向左画弧,置于左手下侧,掌心朝上。眼神稍顾左肘后撤,即转向前平视(图26)。
2.右脚前迈落下,脚跟着地,腰胯渐左转,右脚尖随势以脚跟为轴内扣约45。踏实,重心渐移至右腿,下蹲坐实。同时,右臂上提至胸前,左掌附于右前臂里侧,向前(肩)靠(前臂)6眼神先于右臂靠挤前视,随即移视右掌(面向东)(图27)。
3.身体微左转,左脚稍提起,落于右脚左前,脚尖虚点地,左膝稍屈弓,成左虚步。同时,右掌向前上提,随提随内旋,掌心朝外,垂肩、沉肘、坐腕,手指斜朝上,护于右额前;左掌弧形下落于左胯旁,掌心朝下,指尖朝前。眼稍关及右掌上提,随即向前平视,但眼神仍要顾及两掌(图28、附图28)。
拔背之说。"又在书信中说: “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上没有。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十要,把老论上的一些话,反正地说了一些,又添了这句含胸拔背……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其实,不是那回事……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地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
在他看来“含胸拔背"等“此皆郑曼青(替杨澄甫撰写《太极拳体用全书》时)学拳未久,不懂拳意,自己想造出来”或“陈微明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的缘故。此说纰缪,何以同是“世称永嘉五绝"的郑曼青,在其艺技大成、名重天下、技艺名声均远在某些拳家之上时,仍在其著作《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及《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强调“含胸拔背”,指出“含胸者,不可挺胸,又不可陷胸,必要松胸,方为合法;拔背匪易言也,是为气通三关之候也"。以郑曼青自己的话作注脚, “此书继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而作,盖一本其遗训。”
被郑曼青称为“君子儒也,决不阿其好以成其恶"的陈微明先生,1 925年将杨澄甫口授内容笔之于书,征得澄甫先师同意,同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太极拳术》一书,并一再强调是代澄甫先生笔述成书的。
1 93 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和1 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都无例外地强调了“含胸拔背”。
这些著作是由董英杰、陈微明、郑曼青等代笔成书的,能否忠实于杨老师的原意呢?记得很多年以前,在武林的一些渠道里就传出以上一些意见。笔者就此请教了最了解杨家太极拳情况的傅钟文老师和沈寿老师。沈寿老师说: “很难想象在尊师重道的时代里出版杨老师署名的,而又不符合署名者本意的文章和书刊。"傅钟文老师说: “这些书都是杨老师健在
时出版的,虽是陈微明、郑曼青等代为笔述成书,但以杨老师口授内容为基础,是杨老师过了目的、首肯的,当时亦未见有何异议。为什么当时不说,现在说三道四,冒出这样那样的说法?杨老师何以假手陈微明先生及‘习拳未久'的郑曼青代笔著述太极拳著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文化程度高,而是他们能尊师重道,不自以为是o"
由此可见这些著作都是忠实于杨澄甫本意的。 此外,在杨澄甫弟子董英杰之著作《太极拳释义》(1 948年版)、九岁追随杨澄甫并与其朝夕相伴直至其逝世的傅钟文之著作《杨式太极拳》(1 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和《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1 989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杨澄甫晚年于粤南所授弟子曾昭然之著作《太极拳全书》、杨澄甫哲裔杨振基之著作《杨澄甫式太极拳》中,以及杨公后裔守中和弟子牛春明、崔毅士等都无例外地坚持“含胸
拔背"。可见“含胸拔背"并非因郑曼青习拳未久或陈微明因先练过形意拳,而臆造或套用所致,而是杨冢太极不折不扣的真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