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悬案是什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并成为明末三大悬案,均是发生在明朝末期的时候,也是明朝最为悬疑的案件,明末三大悬案其实主要都是围绕着皇权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斗争,三大悬案也影响到了明朝最后的走势,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明末三大悬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发生了梃击东宫太子朱常洛事件,这就是“梃击案”。这一年太子朱常洛33岁。这天傍晚,蓟州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从东华门直奔内廷,打伤守门太监,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直到前殿屋檐下才被捉拿。
梃击案斗争的焦点,从表面上看是郑贵妃意欲谋害太子朱常洛而未得逞,好像是皇帝的家事,但实质上是国事,反映出朝廷中东林党与其他派系的政治斗争。尽管万历帝亲自处理结案,但这件事情始终疑云重重。此后大臣们常以此为题目,“奏章累数千百,由是门户之祸大起”。
郑贵妃策动梃击事件,因东窗事发使郑贵妃势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福王为皇太子。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一波才平,一波又起。在“梃击案”之后,又发生“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作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泰昌服用崔文升开的药后,就开始腹泻,一宿腹泻三十余次,危在旦夕。八月二十九日,泰昌帝召见内阁大臣,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首辅方从哲等回话:"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臣等未敢轻信。"李可灼诊视完毕,泰昌帝命快快进药。诸臣再三嘱咐李可灼慎重用药,泰昌帝则不断催促赶快和药。
到日午,李可灼进一粒红丸。"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人,即不喘。于是称赞李可灼为忠臣。大臣们都心怀不安,等候在宫门外。一位太监高兴地出来传话:皇上服了红丸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下午3-5时,李可灼又进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泰昌帝驾崩。这时他继承皇位整一个月。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
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
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朝臣们早已对李选侍的蛮横作为不满,纷纷要求她搬出乾清宫。大臣左 光斗在上疏中这样说:乾清宫是皇帝专用的宫殿,行将即位的新帝也已成年,不需要哺乳,因此李选侍没有继续住下去的理由。如果她执意不走,恐怕是要做大明的武则天。朱由校遂下定决心,命令李选侍即刻移宫。李选侍见到朱由校谕旨,只得灰溜溜地腾出乾清宫,搬到鸾宫居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