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正月十八日,巨贪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得罪嘉庆,绝非偶然的错失,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和珅位极人臣二十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搜集皇亲国戚、文武官员的材料,皇十五子(后来的嘉庆帝)自然也在范围之内。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和珅之死
产地
中国大陆
来源
百家讲坛
语种
中文
集数
1
所属栏目
嘉庆王朝
目录
1简介
2扳倒
3争议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嘉庆四年, 和珅已在暗地里掌握了大权。后来,嘉庆调任朱玉圭赴京任职,并开始软禁和珅。嘉庆让王杰 侦查狱官处理和珅时的反应。最后,嘉庆要求大臣给和珅议罪为凌迟处死。因十公主请求嘉庆对和珅从轻发落,和珅最终被赐予自尽。
乾隆八十大寿时(1790年),嘉庆的老师朱玉圭刚好六十岁。嘉庆写了一首诗庆贺老师六十大寿,诗中将朱玉圭和父皇的大寿连在一起, 而且还写到朝廷等待着他担任要职。和珅如获至宝,将嘉庆这首恭贺老师的诗视为一支 的暗箭。不久,乾隆拟将朱玉圭调到朝廷当大学士。和珅认为这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就将那首诗交给乾隆 ,说朱玉圭与嘉庆的关系不正常,要皇子写诗称颂自己,很有野心。于是乾隆"龙颜大怒",朱玉圭因此被降职,若不是有大臣为嘉庆和朱玉圭说情,嘉庆也会受到惩罚。
嘉庆从此韬光养晦,掌握了和珅的大量罪行。1795年9月,乾隆决定传位给嘉庆,这一消息使和珅胆战心惊。嘉庆登基后,和珅为了保全自己,更加强了他的监视活动。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立刻判处和珅死刑 。初四日宣布撤销他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并将和坤与其党羽福康安软禁;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实际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的二十条罪状,三天后下达赐死的诏书。
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罪状公布的当晚,正是元宵。他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狱中对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这首诗相当真实地表现出和坤此时的处境和心情。 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如今一切都化为乌有,真个是"枉劳神"矣!
和坤被迫上吊死后,人们在他的腰带里发现一首七言绝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和坤刚踏入五十岁,苦心谋得的权势和财富就如"幻梦',一切成空。他的诗,字里行间饱含着无限的凄苦之情。
折叠编辑本段扳倒
公元1796年正月,在皇位上坐了六十年的乾隆,将帝位禅让给了他的第15子嘉庆。 嘉庆也成为了清王朝惟一的一位由禅让继位的皇帝。
公元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病逝。此时的清王朝已经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民生困顿,阶级矛盾愈加尖锐。乾隆留给嘉庆的已不再是什么盛世,而是一个矛盾丛集、问题成堆的正急剧走向没落的衰败之世。这些难题无疑使嘉庆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嘉庆也因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位起到转折作用的帝王。嘉庆如果能够兴利除弊解决危机,那么大清王朝将继续康乾盛世的繁荣。如果他无力解决这些社会危机,那么大清王朝也就开始走向衰败。此时的嘉庆皇帝成为了决定大清王朝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位皇帝。
嘉庆用了几个办法扳倒了和珅,第一个办法叫欲擒故纵。
嘉庆在做皇子的时候,对和坤已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但是没有办法。乾隆虽然退位了,仍是太上皇。朝鲜人记载,乾隆接见朝臣的时候,嘉庆侍坐在旁边,说上笑亦笑。乾隆笑,他跟着真也好假也好,也跟着笑。上喜亦喜,乾隆一高兴,他跟着也乐一下,高兴。这时和坤还受到乾隆的宠信,嘉庆如果动了和坤,那也是投鼠忌器。这时有人对嘉庆说,和珅飞扬跋扈应当惩治,嘉庆怎么说呢?这叫欲擒故纵, 你不明白, 和珅是太上皇的宠臣,我还正要准备重用他呢,而且把这风放出去,麻痹和珅,稳住和珅 。
第二,调虎离山。
乾隆是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病逝的, 乾隆死了,大内要办丧事,当天就把乾隆小殓, 在乾清宫放上梓宫(棺材), 开始祭奠,成立治丧委员会,和珅是大学士,就算在治丧委员会,嘉庆说, 你是大行皇帝 (死后的称呼)的重臣,你得在这儿守灵,24小时不能离开,就等于把和珅软禁在了乾隆的灵堂上。嘉庆用一条无形的绳索把权臣和珅捆在了乾隆棺材的旁边,切断了和珅同外面的所有联系 。这样,军机大臣和珅不能开会了, 步军统领和珅也调不了兵了。
第三,突然袭击。和珅万万没有想到,乾隆逝世还没有过三九二十七天,嘉庆就开始来处置自己了。他心里认为至少要大丧办完之后,嘉庆才会顾上他的事。紧接着,嘉庆就颁布了上谕, 上面称南方白莲教这个战事打得不好,责任,地方的将领有责任,朝廷里面大员也有责任。这责任当然就是指和珅和福长安。然后,有一个人叫王念孙就上了一个奏章,列举和珅的罪状。嘉庆根据官员的弹劾,就免去了和珅大学士等等重要职务,先将和珅软禁起来,末了,让官员讨论。直省到总督、巡抚,京官的大员讨论和珅的事情,怎么办?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说和珅是罪大恶极,纯属于小人,应当处置。直隶总督一带头,各地纷纷表态,这就是争取舆论 。
折叠编辑本段争议
和珅之死引起众多议论。其中一说是"水泛含龙"预言三十三年后那场大水灾。道光十二年(1832),黄河南段决堤,造成巨大灾难。 水灾过后两年,慈禧出世。慈禧是和珅的后身,干尽了祸国殃民的勾当。这直接了促使大清王朝的崩溃--表明他要报仇。这一说十分牵强,可是突出了他的罪恶本性,反映出人们对他的憎恶。
相关文章